——來自語言系的報道
為了幫助留學生熟悉新學期課程,增進對漢語知識的了解,為后期的課堂學習打下基礎,國際交流學院語言系于3月16日開始對所有留學語言生進行免費的網絡輔導,輔導內容為介紹學院、宣講課程、解釋學習方法等,首批九門網課已經對外開放,輔導將持續兩周。
這九堂課特色鮮明,方法獨特,效果明顯,得到留學生的一致好評,為我院網絡教學的開展邁開了腳踏實地的第一步。
劉銳老師的《Online learning guidance》(英文授課)貴在“全”:老師課前調研工作做得充分,教案設計全面,聽課學生最多,老師回答問題面面俱到。
劉老師在課前設計問卷調查,全面掌握留學生情況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案。當天92名學生在線,他們來自于50多個國家。劉老師在掌握學生上網課的態度和方式之后精心提煉出八條建議,在課堂上向留學生做了言簡意賅的介紹,并流利回答了學生的問題,整堂課氣氛和諧,課后學生紛紛向劉老師表示感謝。
周永強老師的課貴在“實”:教風踏實、知識點扎實、效果實在。
周永強老師擔任的是語言生商務班的網課。他每次提前將課程中需要的課本掃描件、教案PPT等教學材料發給學生,便于學生準備,并提前半小時進入課堂,與學生們一起熱身和答疑,為正式上課做好準備。周老師在課程開始前首先通過PPT展示了課堂紀律,為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和氛圍打下了良好基礎。課程中比較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后,周老師會把當天的講課錄像及作業發給學生,便于學生復習,這些腳踏實地的做法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張玲老師的《入門A口語》貴在“活”:教風活潑、教法靈活、氣氛活躍。
3月17日于早上八點半開始,本是小班教學(15人/班),卻有26人在線,有的留學生于本國凌晨三點來上課,學習勁頭十足。張老師熱情洋溢向大家介紹課程、展示教材,以輕松活潑的方式教大家拼音知識,展示精美的課件,教學環節完整清晰,老師的體態語既豐富又端莊,指令語清晰得當,課堂氣氛活躍。
李笑通老師的《入門B口語》貴在“新”:教案設計新穎、播視頻與講解的混搭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李笑通老師的課堂先從問好開始,他提前記住了學生的名字和國籍,并把這些信息備入到教案里,變成一個個真實的句子,這樣和學生問候起來就很有針對性,也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接下來李老師把《探索漢語》(劉慧軍教授主持)的視頻播放和自己的講解結合起來,裁剪得當,不緊不慢,將課堂經營得有聲有色,學生笑聲不斷。
袁蘇霞老師《初級A綜合》和《入門A綜合》貴在“暢”:網路通暢、畫面清晰、老師表達流暢、師生交流通暢,整堂課一氣呵成。
袁老師總結出幾點寶貴的經驗:1.熟悉學生。熟悉學生的姓名和國籍,了解時差,鼓勵凌晨上課的學生,照顧到學生的各種情況。2.熟悉操作。提前和學生熟悉各種操作,避免上課中途掉鏈子或翻車。3.課件設計要比課堂教學時候的要更加清新、醒目而精美,富于變化,便于吸引住學生。
張大強老師的《初級B綜合》貴在“穩”:教風穩定、話風淡定、教法踏實。
張老師精心準備了課件,很早就開啟了線上課堂,等待學生進入。他不僅講解了書本知識,還講解了與新冠肺炎有關的一些表達,使學生學會如何表達當前的熱點問題。同時張老師很淡定處理課堂噪音問題,有節奏地展示精美詳盡的PPT,讓學生們得到充足的操練。我院老師們觀摩了張老師的教學,就留學生網絡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李幼飛老師的《中級A綜合課》貴在“精”:儀表精干、語言精煉、畫面精美、反饋精準。
根據課前微信調查,李老師了解到大部分學生都是上學期初級B的老學生,所以上課的內容選擇上個學期沒有學完的第二本綜合課本的語法內容。除了聽課的老師,一共有31名學生參與進來,大家一起學習了一些跟網絡學習相關的術語,了解上網絡課的注意事項,隨后進入了正式的學習。
老師的語言精煉,回應快捷,大家的參與度很高,有條不紊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秩序極好,老師以張弛有度的節奏順利完成了中級A班的第一堂網絡課。
黃巍老師的課貴在“熱”:老師熱情提問、學生熱烈回應、課堂經營得熱火朝天。
周一三早晨高級班830開始上課,學生們每次早早等候在課堂里,黃老師上課采用PPT演示文稿方式,重點在于詞類比較和成語練習,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也非常認真,總是積極發言,讓課程進行非常順利,短短的四十分鐘結束后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課后完成作業情況非常好,認真做句子,質量很高。
周二/四中級班的學生們非常活躍,早早進入課堂跟老師聊天兒,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提問,學生們很聰明,聽完講解就馬上能理解了,并且能做出準確的句子。課后作業用私信形式交給老師批改。特別是在歐洲的一位學生名叫老子,凌晨四點準時來聽課,老師同學們知道后都非常感動。在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下,一周的課程很快結束了,都期待下學期的課程并都非常感謝學院的網上課程安排。讓他們有了一個人生新體驗。
申文燮老師的《中外歌曲欣賞及演唱》貴在“情”:真情實意、聲情并茂。
“音樂是最動人的語言”。申老師通過互動了解每個學生的音樂教育程度,并從簡譜開始學習這門課。這是一門互動性很強的綜合課程,不僅要說中文還要唱歌曲。最后大家跟老師學習演唱一首中國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鋼琴伴奏,師生齊聲合唱,音樂無國界。在疫情嚴重、相見無期、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歌唱成了我們相互問候、彼此取暖的方式。學生從南非到加拿大、法國等各國,申老師的音樂課受到了來自各國學生的歡迎。
為了組織好這次輔導課,學院防疫工作組和語言系都各自開了籌備會,學院各部門一周內緊鑼密鼓于完成以下工作:
學院教務部組織本學期第二場網絡技術培訓,陳院長詳細介紹了語言生開展網課輔導的大背景,動員大家行動起來,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團結一心,共渡難關。隨后劉銳老師一步步輔導老師們熟悉網絡平臺,解答了各種疑問。招生部精準及時發送郵件讓已繳費學生掃碼進微信群,班主任群大家通知到位,目前學生已超過220人;語言系組織老師上宣傳課,逐位和老師們細致溝通,排好課程表;教務部制作《操作手冊》并及時更新手冊,指導語言生從測試水平、掃碼入班群、下載教學軟件、選課一步步操作。鞠梅老師帶領測試組成員研發出測試試卷,200多名學生做完試卷就能獲知自己的漢語級別,還能參與抽獎活動,他們對這種測試方式感到驚喜和滿意。
此前,劉銳老師制作師生調查問卷,根據調研結果有針對性設計了《Online learning guidance》這門課程,對學院師生分別做了一場如何開展網絡教學、如何進行網絡學習的講座,這也是我院第一堂課,留學生反響強烈。
學院教務部、辦公室、招生部、學生部各部門的老師們進群答疑,并在學院網上針對所有留學生發網課輔導的通知,大家工作熱情、周到、細致,彼此配合得十分默契。辦公室及時發出宣傳稿件,對學院網絡輔導課進行了報道。
至此,在學院的指揮下,各部門積極做好各項服務工作,配合語言系順利完成九堂網絡宣傳課,這些課吸引到二百多名語言生,第一周的輔導課完美收工,留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期待著進入第二周的學習活動中去。
國際交流學院語言系
2020年3月20日